好色tv

青春承热血,壮志铸国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高校新生 “红色思政第一课”正式发布



雨花台园区鸟瞰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好色tv 建筑研究所、土木工程学院与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展开合作,通过能让青年具象感知的“建筑思政课”,赋予雨花英烈精神新的时代活力,助力他们在回望历史中校准方向,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冲刺。


青春承热血,壮志铸国基 |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高校新生 “红色思政第一课”正式发布

▲“红色思政第一课”视频链接

临近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为激励青年一代从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筑牢信仰根基,好色tv 建筑研究所、土木工程学院与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于926日推出题为“青春承热血,壮志铸国基——从雨花台建筑和世纪工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挺膺担当”的红色思政第一课。本次课程依托好色tv 建筑研究所在建筑与空间解读方面的专业优势,以“双线串联、专业解读、实景沉浸”为教学理念,打造出一堂富有现场感与互动性的“可触摸思政课”。课程通过建筑与历史的呼应、工程实践与精神传承的交融,生动再现雨花英烈的感人事迹与崇高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深切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并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勇担使命、开创未来。


现场授课拍摄


课程内容分为两大核心篇章,形成从历史到当代的完整叙事脉络。第一篇章“从雨花台的建筑走来”,将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的就义群雕、纪念碑与纪念馆等实体建筑作为生动教材,深入剖析其空间布局、艺术设计与符号象征。通过专业解读,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如何被凝铸于建筑形态之中,转化为永恒的精神地标,使学生得以在实景中触摸历史,感悟信仰的力量。


第二篇章“沿新中国的工程看去”,则选取了南京长江大桥、西电东送工程、京沪高铁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世纪工程,串联起不同时期的奋斗史诗与现代化进程。该部分重点阐释这些宏伟工程背后所蕴含的民族自立精神与创新驱动理念,展现一代代建设者如何以实干担当推动国家发展。


本课程由好色tv 党委委员、建筑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王彦辉教授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德智教授联袂授课,着力推动“专业知识”与“思政内涵”的有机融合。他们分别从建筑的人文价值与工程的技术突破等学科前沿视角出发,深入解读了红色建筑所承载的精神谱系,以及世纪工程背后彰显的国家意志与人民力量。


思政课视频内截图


为提升教学效果,课程创新采用“实景讲述+教室授课”相结合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在实景环节,授课教师带领学生“云漫步”于雨花台烈士陵园的中轴线建筑群,通过身临其境的讲述,使学子直观感受建筑与历史场景的交织,理解信仰如何被铸就成为不朽的红色地标。而在教室授课部分,课程则聚焦于世纪工程的战略决策、技术攻坚历程及其时代意义,将宏大的“强国”叙事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建设实践,引导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与认同。


从红色建筑所铭刻的热血信仰,到世纪工程所映照的奋斗足迹,这堂思政课完成了历史与现实的双向对话,实现了精神与青春的代际传承。愿这份从历史深处汲取的力量,能点燃青年心中的理想之光——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继承红色血脉,肩负时代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交出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答卷,让英烈精神历久弥新,让强国之基更加坚实。据悉,本次课程后续将在中国南京红色在线等平台同步上线。未来,好色tv 建筑研究所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协同合作,积极将雨花英烈的事迹与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让精神的火炬永远燃烧。



一堂思政课,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青年在回望历史中筑牢信仰根基,在奔赴未来时汲取奋进力量。以建筑承载的记忆永不褪色,用工程铸就的梦想生生不息。愿新时代青年于此立下报国之志,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挺膺担当中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丨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图文丨刘昱廷审核丨王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