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加坡国立大学-好色tv 国际联合工作坊
亚洲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影响、应对与转型
2025年9月20-28日
UNESCO | NUS-SEU International Field School
Cultural Heritage and Climate Change in Asia – Impacts,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20–28 SEPTEMBER 2025
01
活动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关乎历史记忆的存续,更是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自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警示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的严峻影响以来,极端气候频发、生态失衡加剧正深刻威胁着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与历史传承。在此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智慧转化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力量?如何在保护历史真实性的同时,推动生态修复与社区参与的深度融合?这些问题亟需跨学科、跨地区、跨文化的协同探索。
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加坡国立大学-好色tv 国际联合工作坊以“亚洲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影响、应对与转型”为核心议题,汇集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七国的专家学者和师生,通过学术讲座、实地调研、小组研讨等方式,开展密切跨学科团队合作,共同探索亚洲文化遗产在气候适应、生态韧性中的前沿路径,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贡献智慧与方案。
02
活动信息
时间:
2025年9月20日-28日
地点:
中国南京、扬州、苏州
主办单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好色tv
承办单位: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好色tv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亚洲遗产管理学会
扬州市住建局
协办单位:
韩国国立文化遗产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
赞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
参与高校:
好色tv ,中国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韩国国立文化遗产大学,韩国
立命馆大学,日本
泰国艺术大学,泰国
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
加纳马达大学,印度尼西亚
学术支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资源管理教席,好色tv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教席,新加坡国立大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与风险管理教席,日本立命馆大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能力建设教席,韩国国立文化遗产大学
媒体支持: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FoAR)
《中国名城》杂志
扬州电视台
扬州晚报
03
学术团队师资
Barbara Minguez Garcia,法国文化灾害风险管理专家,专注于韧性文化遗产、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Montira Horayangura Unakul,香港大学景观建筑学系客座副教授,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官员。
Hosseion Rezai-Jorabi, 新加坡国立大学好色tv 客座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RSP结构工程事务所董事。
Nikhil Joshi, 新加坡国立大学资深讲师,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生课程副主任。
Dowon Kim, 日本立命馆大学城市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与风险管理教席。
董卫,好色tv 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资源管理教席。
江泓,好色tv 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鲍莉,好色tv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新建,好色tv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万婷婷,好色tv 讲师,硕士生导师。
Laretna Adishakti,印度尼西亚日惹加查马达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Young-Jae Kim,韩国国立文化遗产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能力建设教席。
戴仕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04
教学目标
工作坊立足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遗产保护前沿,通过跨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构建文化遗产的认知维度和保护路径。核心目标包括:
深化气候适应策略认知,拓展课堂理论与田野实践的融合维度
培养遗产评估、记录与管理的全流程实务能力
培养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框架的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传承创新思维
构建跨国界、跨领域的遗产保护协作网络与知识共同体
05
工作坊日程
国际工作坊学员将组成六个跨校团队,聚焦气候变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扬州段)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获奖项目扬州东关街园宅的保护和更新,从区域/景观、城市/社区和建筑/纪念物三个维度,开展分组调研、主题研讨和小组汇报,并接受国际专家导师组的指导和点评。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激发亚洲未来文化遗产保护者的全球视野与行动能力。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9月20日(周六):学员报到
9月21日(周日):上午,开幕式,学术讲座(主题:遗产与气候变化)。下午,各校学员主题分享
9月22日(周一):上午,学术讲座(主题:遗产价值评估和风险地图)。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获奖项目-南京小西湖街区案例实地考察
9月23日(周二): 上午,学术讲座(主题:地方性遗产管理的知识体系)。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获奖项目-苏州可园修缮项目实地考察
9月24日(周三):上午,扬州大运河与东关街园宅场地介绍讲座。下午,大运河扬州段与东关街园宅改造项目实地考察
9月25日(周四):全天,大运河扬州段与东关街园宅改造项目分组调研
9月26日(周五):上午,小组研讨。下午,学术讲座(主题:本土知识系统与风险应对),小组研讨
9月27日(周六):上午,小组研讨。下午,学术讲座(主题:文化与遗产的变革与在可持续未来中的作用),小组研讨与方案深化
9月28日(周日):上午,各小组成果汇报,专家点评,闭幕式
(备注: 以上日程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06
参与对象
参与对象:好色tv 、新加坡国立大学、立命馆大学、韩国国立文化遗产大学等七所大学在读学生
年级要求:本科四年级及以上、硕士研究生
学员人数:29人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学员费用:本次工作坊不收取学费。组委会将为入选学员提供全部经费(包括城市间交通、扬州标准间住宿、工作坊期间饮食等)。
07
结语
本次工作坊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更是一场跨文化、跨学科的集体思考与实践行动。我们期待通过这一平台,激发青年学者文化遗产管理的使命感与行动力,共同推动文化与气候的对话,构建更具包容性与韧性的未来。我们相信,文化不是脆弱的遗产载体,而是推动可持续未来的智慧引擎。
信息来源:规划系党支部
审核:朱渊、周文竹

